

理論法學教研部

方瀟
- 職稱/職務
- 教授
- 研究領域
- 中國法律史🙍🏽♂️、法律文化
總體情況
方瀟👨🏻🍳,祖籍浙江,長於江西🌗。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現任意昂体育教授,理論法學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導師☝️。曾任教於蘇州大學王健意昂体育(1998-2020)。曾赴中共中央黨校六部委研修班學習(2014),英國倫敦大學亞非意昂体育訪問學者(2019)。中國法律史學會理事、中國法律史學會東方法律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理事。研究方向為中國法律史♖,研究興趣主要體現在“天學與法律的關系”🧑🦱、“傳統社會的身體規訓”😹、“醫學對傳統法律的影響”等領域👷♂️。
迄今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外法學》等各類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五十余篇🖕🏻。代表性專著為《天學與法律》;代表性論文為《中國古代的代親受刑現象探析》等。參與承擔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專項重大課題一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後期資助項目以及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各一項𓀂。
學術成果曾獲:江蘇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四屆中國法律文化研究成果二等獎;第三屆江蘇省法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六屆🕵🏻♀️、第七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提名獎等。著作《身體秩序與法律規訓——傳統中國的“身體法治”面相》👨🦽➡️,入選2024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現主要教授課程有《中國法律史》《中國古代案例分析》《中國古代民法專題研究》等👩🏻🍳。曾多次指導本科生和碩士生畢業論文獲得江蘇省省級優秀論文獎👈🏻;多次獲得蘇州大學王健意昂体育“最受學生歡迎老師”稱號👨🏻🎤。調入意昂体育平台後,擔任意昂体育本科生班主任,先後榮獲2022年度、2024年度意昂体育平台“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
教育背景
2001.9—2004.6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法律史專業博士學習
1995.9—1998.7 南京大學意昂体育法律史專業碩士學習
1986.9—1990.7 江西師範大學政教系政教專業本科學習
工作經歷
2020.12至今 意昂体育
1998.8—2020.12 蘇州大學王健意昂体育任教
1993.8—1995.8 廣東省惠東縣梁化二中任教
1990.8—1993.7 江西省永新師範學校任教
科研成果
一🧑🏿👩🎨、著作出版
1.專著:《天學與法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2.專著:《天學與法律》🤽🏿,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
3.主編:《東吳法學先賢文錄·法律史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二、學術論文
1. 《民國時期法外斬首刑運用之窺見——以<申報>報道為主要素材的分析》,《京師法學》第十四—十五卷(2024)🚵🏼,一作。
2. 《割股療親👟:傳統中國盡孝中的自殘身體及其法律規訓》🧜🏿♀️,《當代法學》2024年第2期,獨作🫄🏿。
3. 《技術🕵️♀️、證據與信仰👖✪:清代地方疑案審斷中的城隍廟祈夢析論》🦸🏻♀️,《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3年第5期,獨作。
4. 《傳統中國“利手性”及其禮法境遇——兼與西方傳統比較》,《安徽史學》2022年第5期🛬,獨作。
5. L'essenza della cultura giuridica cinese tradizionale(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精髓),《Roma e America. Diritto romano comune》(《羅馬和美國·普通羅馬法》2021年7月,獨作🤷🏿♂️。
6. 《淺析<雲夢秦簡>所反映的秦對麻風病的法律防控措施》,《中國醫學人文》2021年第7期,二作🥻。
7. 《陰陽五行說視野下的秦簡“錢倍十一”規定新探——兼論裏耶秦簡“水十一刻”記時製》𓀓,《政法論壇》2019年第5期🧔🏽♂️♚,獨作❇️。
8. 《天災與人禍:傳統中國對地震的政府問責機製及其現代啟鑒》,臺灣《法製史研究》第35期(2019),獨作。
9. 《睡虎地秦簡“身高六尺”涉數法律規定源由新探——基於陰陽五行說的分析》,《清華法學》2018年第2期,獨作💁🏻♂️。
10. 《卑賤的身體表演:清代對優伶階層的法律規製》🐢,《江蘇社會科學》2017年第4期⛹🏻🌉,一作🍦。
11. 《當下中國法律史研究方法芻議》😘,《江蘇社會科學》2016年第2期,獨作。
12. 《中國傳統法律意識的現代借鑒》👩🏽🔬,《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12月21日,獨作。
13. 《“天學”詞義芻論》,《自然辯證法通訊》2015年第5期,獨作👨🏼🎓。
14. 《將法律問題放在社會平臺上解決》,《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4月1日,獨作🧎🏻♂️。
15. 《歷史語境論下的憲政情懷及表達——張晉藩先生《中國憲法史》之評析》🧝,《政法論壇》2014年第2期,獨作。
16. 《遭遇“替身”:代人受刑現象的歷史析論》,《法學家》2014年第3期,獨作👩🏻🌾。
17. 《革命與承襲🎪:中國傳統歷法的近代轉型》,《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3期,獨作。
18. 《現代性抑或中國性:歷法在明末以來的法律命運》,《中外法學》2014年第5期,獨作🪙。
19. 《孔子“無訟”思想的變異及其原因分析——兼論對我國當前司法調解的啟示》,《法商研究》2013年第1期,獨作。
20. 《獬豸獨角朝向關乎“權大”還是“法大”》😧,《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1月27日,獨作。
21. 《中國古代的代親受刑現象探析》🧑🏿🔬,《法學研究》2012年第1期,獨作。
22. 《“割股療親”:醫學挑戰司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9月26日,獨作。
23. 《法律如何則天?——星占學視域下的法律模擬分析》,《中外法學》2011年第4期,獨作。
24. 《訟卦之“訟”辯正》5️⃣,《法製與社會發展》2011年第5期,一作🦹。
25. 《王道視角下的思想控製:清前期的法律與實踐》,《法學家》2011年第5期,一作。
26. 《中國傳統歷法之法意及其對法律時間的影響》,《法製與社會發展》2010年第5期,獨作。
27. 《跪還是不跪🫄🏿:人權的一個身體姿態史考察——以中國法律史為主要視野》🫠,《比較法研究》2010年第4期,獨作。
28. 《“引論”之“論”入木三分》,“唐律研究新的裏程碑——法史學家評錢大群教授《唐律疏義新註》”🎬🧘🏼♀️,《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春季卷,獨作。
29. 《中國傳統禮法規製下的身體歸屬及其在近代的法律轉向》,《環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6期,獨作。
30. 《醫人醫國🈹:醫學對唐代司法的影響》🤷🏿,《中外法學》2009年第2期,獨作。
31. 《“天機不可泄漏”🏦:古代中國對天學的官方壟斷和法律控製》,《甘肅政意昂体育學報》2009年第2期,獨作。
32. 《棄灰法”定位的再思考》,《法商研究》2008年第5期,獨作。
33. 《法律與自然、社會:天學視野的關聯及其現代意蘊》,《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第2輯,獨作。
34. 《“作為法律資源的天空”——天學視野下君權製約和秩序構建的法律意義》,《北大法律評論》2007年第2輯,獨作。
35. 《法律與信仰:天學視野的古今之論》,《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第2輯,獨作。
36. 《古代中國“天學”視野下的天命與法律價值革命》,《法製與社會發展》2005年第6期,獨作🙍🏻♂️。
37. 《法典意象變遷考——以中國語境為核心》🤟🏽,《比較法研究》2005年第2期,獨作。
38. 《中國近代法律法典化與沈家本的個人魅力》,《沈家本與中國法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法製出版社2005年版,二作💆。
39. 《革命話語下的理性思維——董必武法學教育思想芻議》,《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第2輯,獨作。
40. 《歷史語境下的法治要求與法學理論發展——以中國古代及近代為背景》👇🏻,《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獨作🙇🏻。
41. 《災異境遇🐇:中國古代法律應對機製及其當代意蘊》👎🏼,《政治與法律》2004年第3期,獨作☝🏻。
42. 《陰陽五行學說與秦漢法律路線之選擇》🐂,《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獨作♝。
43. 《法治和法學的歷史博弈——以中國語境為背景》,《淮北煤炭師範意昂体育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3期,獨作。
44. 《中國傳統“公之於法”特質探究》,《中國法學》2003年第1期🩹,二作🤹🏽♀️。
45. 《傳統法製之吏治境遇:道德虛張與法律萎縮及其他——以明初重典治吏為背景的一種文化解析》,《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意昂体育學報》2003年第5期,獨作🏄🏿𓀂。
46. 《自然纏綿的姻緣:神觀念🕶、禮文化和法文化》,《政法論壇》2002年第6期,獨作🏃🏻♂️➡️。
47. 《中國反傾銷立法的缺陷和完善》,《法律科學》2002年第2期,獨作。
48. 《清代救災法律製度述評》,《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第1輯,獨作👩🏻🎓。
49. 《新世紀中國法律史研究的幾點思考》,《中國法學》2001年第2期,二作。
50. 《行政權司法權孰“大”孰“小”及其他──一則典型案例的法理分析與思考》,《河北法學》2000年第2期🐙,一作。
51. 《秦代刑事責任能力身高衡量標準之質疑》🤏🏼👩🏼🔧,《江蘇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獨作。
三、科研項目
1.“醫學對中國傳統法律的影響研究”,2022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編號22AFX004)。
2.“中國傳統社會中的身體及其法律規訓研究”🔷,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編號14BFX142)🦻♣️。
3.“天學與法律”,2010年國家社科後期資助項目(編號10FFX025)。
4.“天時規製🧍🏻♂️:天學視域下傳統時間之法律研究”,2010年教育部規劃項目(編號10YJA820015)💜。
5.“天學視域:中國古代法律則天之本源路徑探究”,2006年司法部項目(編號06SFB3003)。
6.“史表·按察使表”🫱🏿,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專項,2005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編號200410120404004)🏊♂️,三人課題組成員📕。
四🧭、成果獲獎
1.“第七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提名獎(2018)
2.“第十四次蘇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8)
3.“第十四屆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6)
4.“第十三次蘇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6)
5.“第六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提名獎(2016)
6.“第四屆中國法律文化研究成果獎”二等獎(2015)
7.“第三屆江蘇省法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4)
8.“江蘇省高校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4)
9.“江蘇省高校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2)
10.“江蘇省高校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0)
11.法製日報社“德恒杯――法治·權利·律師”征文三等獎(2003)
12.“第五次蘇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999)
簡歷更新時間🎆:202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