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友之聲

【原友之聲】在脫貧攻堅實踐中不斷成長—專訪2013級校友謝俊傑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年01月17日

謝俊傑,意昂体育2013級全日製法律碩士校友🎉。現任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一處三級主任科員。 

01選擇交大🚫🐊,學在凱原

采訪人:“選擇交大,就是選擇了責任”👨🏼‍🚀,是交大學子激勵自己不斷前進的一句話👳🏼,可以簡單談談您個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謝俊傑:在咱們交大124年的校史裏,有很多在各行各業默默耕耘的奉獻者,如錢學森、吳文俊、黃旭華等學長🤌,他們以建設、振興祖國為己任,用自己所學,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在不斷實現著社會價值🦏。在我看來,這就是對“選擇交大,就是選擇了責任”這句話的最好註解🌸。

走上工作之後🚣🏽‍♀️,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初到雲南省政府辦公廳,關心的同事、領導都會問🛍,你是哪裏畢業的啊🔱,當我回答是上海交大時👶🏽,大家都會說交大是好學校👆🏻,並鼓勵我好好努力好好工作,給學校爭光🚜。這時你會發現👩🏼‍🦲,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在領導、同事眼中你代表的是交大🔄。那一刻我更加理解什麽是責任,我時刻提醒自己要以更高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不能砸了交大這個“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

采訪人:謝謝學長🫴🏿,據我了解🕓🏌🏼‍♂️,您本人出生於安徽⛩🙅🏻‍♀️,成長於江蘇,又在上海求學,是什麽促使您選擇去雲南當一名選調生呢?

謝俊傑:我出生在安徽銅陵🧑🏻‍🌾🏄🏻‍♀️,2歲跟隨父母到了江蘇江陰💪🏽,一直在那邊學習、長大,本科在南京讀的🙋‍♂️,碩士在咱們凱原讀的。2016年3月,臨近畢業之際,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雲南“兩辦”定向招錄選調的公告,抱著嘗試的心態報了名🎏,一路過了筆試、面試𓀚🪄。接到雲南方面電話通知的那天我有些激動,激動之中也有糾結👉,最終我還是放棄了上海的工作,下定決心到雲南歷練一番。四年之後的今天🥃,回想起那時的點滴🤾🏼‍♀️,選擇選調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家國情懷。三年的上交學習生活讓我深深懂得“選擇交大🌒,就是選擇了責任”,更讓我堅定了“好男兒誌在四方”的拳拳報國之心;二是“擇一城而終”的浪漫情懷。彩雲之南的美名傳遍天下,春城昆明、大理🛀🏽、麗江更是美不勝收,能有幸與這樣的省份一起成長,於我而言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采訪人:每當臨近畢業季👨🏽,不少學弟學妹也會面臨職業選擇的難題。您認為凱原的生活與學習對您工作上帶來最重要的影響是什麽呢🫖?您有什麽就業上的建議可以給學弟學妹嗎?

謝俊傑:我覺得三年凱原的學習生活給我現在工作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就是教會了我怎樣深入思考🧝🏼‍♀️、怎樣高效解決問題,並且我覺得這種影響是一輩子的,是一種思維方式上的改變。讀研那段時間👨🏻‍⚕️,我最深刻的一個感受就是老師們提出一個問題後🐫,想聽到的不再是同學們一成不變的標準答案,更多時候老師們會鼓勵我們表達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見解,當然前提是這些看法和見解要站得住腳🫃、是經過深入思考的🧞‍♀️。所以很多時候你就得學會,拿到一個問題,自己去查資料,了解前因後果、起源沿革。光查到還不行,查閱資料只是了解了其他人的看法,老師們還要求大家結合自己的所思🤿,提出觀點和立場😝。在這麽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之後,我的思考分析更深入了🧜🏻‍♂️,更耐得住性子了🚎,這對我後來的工作也很有幫助。剛來省政府辦公廳那會,我在秘書一處工作,負責的是送電報的工作🥞。送了一個月之後,我熟悉了廳內文件流轉的各項規則和各處室的人員,漸漸的我就開始尋求在工作上有一些突破。我每天會把收發的電報都整理一遍↘️,製作成EXCEL表格,詳細記錄領導批示內容。在整理記錄電報內容的過程中逐漸就能感受到領導批示的側重點🧹,其實那可能也就是領導施政的側重點。在不斷地總結與學習之後,我結合工作實踐根據自己思考撰寫了一篇報告,隨著自己的思考與不斷進步💂🏼,之後也就慢慢開始承擔更多和一些更重要的工作了。

學弟學妹們都很優秀🚣🏿‍♂️,談不上給他們什麽就業上的建議,我想分享的一點就是學弟學妹們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誌向來選擇就業🙍‍♀️🪼,如果自己喜歡學術,那就比較適合繼續深造👃🏻;如果覺得自己對公務員很感興趣,那選調是個不錯的選擇。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是自己喜歡的💳、認準的💃,那就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02彩雲之南,紮根扶貧

采訪人:2019年7月🍗,您到娜姑鎮牛泥塘村開展駐村扶貧👁,可以和大家簡單介紹下這個村子的情況嗎?

謝俊傑🚣🏽:牛泥塘村位於娜姑鎮南部,距離集鎮15公裏,轄區面積10平方公裏,屬於半山區⛎🧑🏿‍🎤,平均海拔1580米🍘🦪,年平均氣溫15.7℃,年降水量619.70毫米👩🏿‍🍼,耕地面積2754畝。全村經濟作物以軟籽石榴為主🕵🏼‍♂️,全村現有石榴種植面積3008畝,其中:大戶種植面積2023畝,貧困戶種植面積525畝,非貧困戶種植面積460畝🕵🏿。通過小流域治理項目,預計新增石榴種植面積1800畝。屆時🧏🏿‍♀️🏋🏻‍♀️,全村石榴種植面積將達4800畝。

全村有13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2018年末全村戶籍人口916戶💂🏼‍♀️、3012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8戶、1124人🤦🏿‍♀️,貧困發生率37%😄。其中已脫貧人口238戶、899人(2014年10 戶、37人,2015年19戶、75人,2016年49戶、190人,2017年12戶、52人,2019年148戶🗳、545人),未脫貧人口70戶225人,貧困發生率7.47%💂。

采訪人:經過政府、駐地幹部以及您的不懈努力🗣👈🏽,這個半山區小村莊的貧困發生率由最初的37%下降為7.47%,可以和大家簡單介紹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駐地幹部以及您本人為了實現脫貧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嗎?

謝俊傑⚛️:一是練內功🏀、打基礎,加強學習,不斷強化理論武裝和實踐能力,當好黨的政策宣傳員。首先,通過每季度遍訪🛑,切實掌握貧困群眾的致貧原因、貧困現狀和亟需的幫扶措施,加強動態信息調整,準確掌握村情貧情。我們按照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的要求,繪製了全村脫貧攻堅作戰圖和施工圖,15個村民小組和30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全部“上墻”,致貧原因、幫扶措施🍦、脫貧進度等實現動態管理🧘🏼‍♂️。其次,通過召開群眾工作現場會等多種形式,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惠民政策,比如我們去年11月到大河12組開展政策兜底宣講🏂👳‍♂️,還有今年5月舉行脫貧攻堅專題講座,主要向老百姓介紹他們到底都享受了哪些黨和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和措施🧇。最後🌄,按照抓黨建、促脫貧的要求🦑,認真開展黨建各項工作,切實抓好黨員自學🧑🏻‍🤝‍🧑🏻,過好“三會一課”🧚,開展主題黨日✩,召開主題組織生活會🏕,紮實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把駐村臨時黨支部建成堅強的戰鬥堡壘。此外,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農戶外出務工受到不小影響☂️。我們加大勞動力培訓力度👩‍🌾,積極組織農戶外出務工,切實提高群眾收入🧎🏻‍➡️。目前全村外出務工518人,其中市外省內393人,省外75人。這是內功的一些方面👁‍🗨。

二是辦實事、促攻堅。在辦公廳黨組和領導關心下🧑🏿‍🎤,駐村工作隊積極與各級相關部門匯報協調👮🏽‍♂️,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方面一批項目落地▪️,工程建設正加快推進中。首先是通組公路建設項目,協調資金1200萬元🧏‍♀️,完成6條通組公路沿路綠化。工程實施後,屆時牛泥塘村全村各村組將實現通組公路全部硬化♐️。其次是安全飲水工程🧝🏼‍♂️🔢,也是協調了資金100萬元,解決了幾個季節性供水不足的村民小組的飲水問題,讓全村安全飲水得到保障。最後是廁所“旱改水”項目🐩🏦,我們協調資金40萬元,建設了4個“水沖式”廁所🧖‍♀️。我們還抓緊推進“留守兒童之家”項目,協調資金11萬元,建設牛泥塘小學關愛留守兒童之家項目。項目主要是關心關愛留守兒童、改善解決他們與外出務工父母的溝通問題,也讓在外的父母能夠了解家裏的情況🌤。此外,從2018年起👨🏿‍🎤,辦公廳每年投入幫扶辦實事資金20萬元,主要用於村集體經濟林建設及開通村級小廣播等項目,投入的力度也很大🎫。這就是我們開展的一些工作。

采訪人:您所在的駐村工作隊在扶貧過程中一直關註當地的產業發展,推動牛泥塘村規模種植軟籽石榴☝️,著力打造的“鹽水石榴”也銷往了北京🕤、上海等地🐤,可以和大家分享下當地促進產業發展的舉措嗎?

謝俊傑:產業發展是鞏固脫貧共攻堅成果🕵🏻‍♂️、實現農村長遠發展的治本之策。2018年阮成發省長來會澤調研,提出了“產業發展要有特色”的要求👨‍👩‍👧‍👦。我們駐村工作隊通過比較分析和實地調研,著力在村集體經濟和特色產業上下功夫,打算把軟籽石榴種植作為全村的重點產業來發展。一是不斷擴大石榴種植面積。通過土地流轉、坡改梯🚹、引進種植大戶等,不斷擴大石榴種植面積🚵‍♀️,截至目前全村石榴種植面積達3008畝👰🏻、產量2000余噸🚣🏽‍♀️,規模種植、集中管理態勢初步顯現。二是逐步打造石榴地域品牌。光有面積、光有產量還不行,我們在打響品牌上也是花了一番功夫。我們以新組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龍頭,積極探索石榴種植勞務、產業扶貧新模式,在統一標識、統一包裝、統一管理、統一出口等方面下功夫,著力打造“鹽水石榴”這一地域品牌,不斷擴大市場的美譽度和認可度🚦👰‍♀️。三是積極開拓國內銷售市場🧑🏼‍⚕️。在廳黨組的關心和駐外辦事處支持下,我們駐村工作隊積極幫助對接北京、上海等農產銷售公司,逐步進入北京、上海🪺、杭州等市場🧏🏼‍♀️🩳。下一步牛泥塘村將進一步走市場銷售路子🚃,爭取訂單、落實合約🦄,拓展石榴銷售市場🙅🏼‍♀️,並通過合作社帶大戶、大戶帶貧困戶模式🚺,切實幫助解決合作社及農戶的石榴銷售問題。

采訪人:謝謝學長的介紹🙋🏼‍♀️!產業發展的確能切實增加村民的收入🫐。您剛剛也提到一些其他改善村民生活的舉措👐🏻,駐村扶貧要解決的不僅僅是村民收入的增加,還需要關註村民的居住環境、生活的幸福感的提升🏌🏼,您可以為大家簡單介紹下這方面的工作與經驗嗎🧜🏼‍♂️😶‍🌫️?

謝俊傑🔥:1年多來💪🏿,在駐村工作隊、村兩委以及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牛泥塘村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荒山變成了梯田,一行行整齊的石榴代替了荒亂的雜草,牛泥塘的土地上充滿了郁郁蔥蔥的盎然生機🫃🏻📼。在做好硬件各項工作的同時🦶🏽,我們也一直關註村民人居環境和生活幸福感的獲得。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一是實施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工程🦴,這是全省的一個統一安排。通過實施200萬元入戶路道路硬化工程,不斷硬化入戶道路。入戶道路硬化後,改變了以往一下雨就泥濘不堪的情況,人居環境提升明顯。此外📐,還通過在人口聚居活動場所及公路沿線鋪設路燈,改善全村的亮化程度,全村現已架設路燈75盞🥖。

二是軟的方面,通過愛心超市等方式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使得村民自覺維護好自家房前屋後的生活環境♣️。在全縣統一安排部署下,牛泥塘村成立了愛心超市👷🏿‍♀️。愛心超市不以盈利為目的,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服務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通過政府專項資金的註入來采購平時群眾用得上的物品👰🏿,如柴米油鹽👨‍🦱、生產工具等,這些東西通過積分卡來兌換。我們鼓勵群眾打掃好自家房前屋後的環境,然後給他們發放積分卡予以獎勵🚴🏼‍♂️;或者平時通過參加技能培訓🙍🏼‍♀️、會議等也會發放積分卡🍎,群眾就可以用積分卡去愛心超市兌換生活必需品。

三是在提升群眾幸福感方面🤷🏿,我們協調爭取社會捐贈資金11萬元,建設了村級黨建活動室及文化閱覽室。協調4個小廣場項目資金130萬元,目前已完工2個,計劃建成的石榴主題公園即將收尾,1個正在選址。這些場所的建成將極大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眾幸福感👨🏻‍🦳。

采訪者🫃🏼:學長🌂,在駐村扶貧過程中,是否發生過一些令人感動或欣喜的事情可以與大家分享一下?

謝俊傑:我分享兩件事吧,第一件是積極對接聯系上交意昂体育教工五支部幫助貧困學生👼🏽🎗。牛泥塘村6組有一戶貧困戶,戶主名叫李茂芬💖⇨,是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奶奶的兒子前些年去世了,兒媳婦帶著小孫子跑了🦈,現在就剩奶奶帶著兩個小孫女相依為命,大孫女名叫袁永芳,小孫女名叫袁永佳🤾🏻‍♀️。李奶奶家的這種特殊情況一直被村上和駐村工作隊所關註,小永佳才上四年級🚶🦹🏿,姐姐才上初一,後面的歲月不敢想象。去年“不忘初心𓀈、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咱們上交意昂体育教工五支部的老師們聯系到我,表達了資助貧困學生求學的意願,以此在實踐中來踐行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我當即想到了小永佳👩🏼‍🎤,並向咱們老師們介紹了她家的情況。老師們在了解到該情況後,一致表示願意資助小永佳讀書🤾🏿‍♂️,只要她願意💂‍♀️💶、她能讀👰🏼‍♂️,可以資助到她大學畢業。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李奶奶的時候🐍,老人家熱淚盈眶🪗。現在🧘🏽,小永佳變活潑了🏌🏽‍♂️,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今年4月24日🧀,主動要求與老師們視頻💝🍑,並拍攝了一段感謝老師們的視頻。感謝母校,感謝可敬的老師們,為一個家庭、一個孩子帶來了希望。

另外一件就是範奶奶家的故事⏱。牛泥塘村十五組有戶貧困戶😦,戶主名叫範天海,一家6口人,妻子張吉秀智力有點問題,家庭有三個孩子,還有位94歲高齡的奶奶⛔。今年四月,我去老人家走訪,當時他們正在吃午飯🛀,孩子的碗裏只有一些米飯和旁邊烤焦了的土豆,還有點豆腐乳,孩子們吃得比較糟🍋‍🟩。老人看到我們來了,慢慢地走進屋子裏,我當時以為奶奶是怕生躲著我們。後來奶奶端出一個電飯鍋😮‍💨,裏面裝著的土豆,幹幹凈凈的。奶奶特別熱情,問我們吃過了沒有🦹🏼‍♀️🧑🏿‍🦳,說就這些土豆你們別嫌棄。那一刻說真的,我想忍住但還是哭了🤾🏻。多麽善良的老人😆,自己僅有的一點舍不得吃的好食物🍍,卻可以毫不猶豫地端出來給客人,那一刻我覺得善良與貧富無關。我想分享的主要就是這兩件事⛹🏼‍♂️。

03回顧展望🧑🏽‍🍼🏃🏻‍♀️‍➡️,整裝待發

采訪者:學長,選調生這一職業選擇以及駐村扶貧給您帶來最大的變化或是成長是什麽🧂?

謝俊傑:四年的選調,一年的駐村扶貧生活,我感覺我自身最大的變化是我變得更加踏實🐦‍🔥🐜、務實🦡。行穩方能致遠,腳踩在土地上心裏才更加踏實。這四年來,特別是這一年多的駐村扶貧生活讓我更加堅定了當初的選擇,也正是這一年所看到的一些,讓我深深感受到,咱們國家部分地區還比較落後👍🏼、貧窮,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年多來與基層老百姓的朝夕相處👳🏿‍♀️,讓我從一個白面書生,變成了一個黑漢子🙅🏻‍♂️,我也學會了當地方言🤸🏿‍♂️,逐漸融入群眾的感覺讓我無比堅定,堅定了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公職人員的初心和使命🦟。

采訪者:駐村扶貧的工作讓您學到了哪些受益終身的道理💂‍♀️?能不能分享給正在選擇就業方向的年輕人?

謝俊傑:一是走到哪裏都要學會感恩,這也是村裏老百姓教會我的⚂。他們對黨🤚🏻、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感恩是發自內心、溢於言表的。正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開展脫貧攻堅這項功在千秋的偉業,讓我們的貧困老百姓能真正脫窮根、過上好日子🧔🏿‍♀️☄️。於我自身,我也感謝組織,如果不是組織給機會📽,我就不可能參與脫貧攻堅這項工作,真正了解民情、貧情、實情。如果不是當地老百姓能接納我🍛、包容我🥐、教導我,我也就不會有學習👨🏼‍🎓、成長的機會。

二是選擇了就要無怨無悔堅定地走下去。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管是我們扶貧工作還是廳內的各項工作都是如此。面對困難、挫折、挑戰,還是得堅定必勝的信心和決心,也許轉機就在熬一熬之後。

三是要善於學習、運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駐村扶貧一年多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基層幹部的群眾工作方法🎡。基層幹部善於把握群眾關心💅、關切的點,能站在群眾的角度🥑,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方法解決問題😊👨🏻‍✈️。

采訪者: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實現鄉村振興是未來更為重大的課題,關於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無縫銜接🍺,中央有何種部署?

謝俊傑:2020年3月6日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決戰決勝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要求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2020年也是鄉村振興戰略製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之年🔰🕡,既要在農村實現全面小康🪐,又要確立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為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礎。

脫貧攻堅是一場戰役,講求集中作戰👷‍♂️🦨。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黨的重要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采取超常規舉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從扶貧幹部選派🌧🏃‍♂️、扶貧資金管理、中央各項舉措等方面都表明脫貧攻堅戰在力度、廣度、深度和精準度上都達到了歷史新水平。

在我看來,鄉村振興戰略講求常態推進。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鄉村很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𓀔,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文稿整理:策劃部-劉綴艷🧑🏻‍🎄、何婷婷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意昂体育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bs class="0e3y1"></bs>